【其实,在决议北伐之初,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不小,这些反对声大多数都来自文臣
众所周知,在宋仁宗之前,大宋始终贯彻着“外战外行,内战内行”的传统
再加上某些历史原因,朝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畏辽如虎
即使有着宋夏之战的胜利打底,但要朝堂上一致通过向北用兵的决议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
那么,是什么改变了众人的想法?】 是啊,到底是什么情况? 虽然天幕的用词听着有些扎耳朵,什么“畏辽如虎”的,纯纯就是污蔑
但...... 哪怕是一向主战的大臣这会儿也不禁扪心自问,若非已经从天幕口中知道了事情的结局,异时而处,他们真就能这么轻易便同意官家开启北伐? 不提某些文武之间的小龃龉,就单纯地从国事角度出发
当初太宗时期高粱河一战还是大宋兵锋正盛的时候呢,结果都没能打赢在萧太后这个女流之辈统治下的辽国
当然,其中也不乏太宗战法超神的缘故
但自此之后,大宋元气大伤,再不敢轻启战端也是真的
这才过去多久,官家就觉得自己又行了,这搁谁心里能不犯嘀咕? 扯皮是必须的! 只是不知道官家后来到底怎么摆平朝堂上那些反对声音的? 【这事说简单不简单,说难也不难
就在一干大臣还